2013年12月20日 星期五

【英國】相隔七年的衝擊感,國王十字車站與 GENR 的逝去

睽違 n 年的 King's Cross Station,再相見竟然是奇怪的衝擊感。



月台前的鐵架建築物全部拔光,整個車站設施被收納在左邊興建的巨大建築物裡面。不用像以前一樣,出了捷運要衝過滿滿人群,新的大腹地、二樓商店群變得超級熱鬧。

911 月台因為結構改變,不用再深入車站才能看見,哈利波特的 9 3/4 月台被搞成特殊景點,不再是那個被扔在角落,偶而才有遊客經過的地方。也因為車站入口被分散,原本擠到眼淚會噴出來的地方,現在變得只有搭車才要進去,人少到有點不習慣。

更震驚的是,最熟悉的目的地和月台,停著壓根沒看過的火車。


2013年11月27日 星期三

【微雷】《刺客教條 4:黑旗》好玩歸好玩但還是要碎碎念的心得

這篇專門用來碎碎念+吐槽《刺客教條 4》,受不了的快逃~~~

情感上我知道《刺客教條 4》根本神好玩。
理智上我知道《刺客教條 4》實在有夠討厭。

如果是理智+情感同時發言就是:
「OK!Ubisoft 成功讓《刺客教條 4》再度成為一棵漂亮的搖錢樹」




2013年11月2日 星期六

【電影】《雷神索爾 2》應該不算雷吧?關於那個地鐵站阿......

基於對索爾 x 洛基這堆兄弟檔的怨念一整個完全破表,所以這次超難得趕在上映第一天就殺去看了《雷神索爾 2:黑暗世界》(Thor: The Dark World)。

咳~誰叫 Tom Hiddleston 把洛基這個惡作劇之神飾演得邪惡可愛又迷人。作為看爽的熱血片,《雷神索爾 2》很盡責地把該有的要素全部放進來,所以自己也從頭到尾相當盡責地,獨自一人啃掉日新威秀套餐裡的一大桶爆米花~耶嘿。

是說,這一集的時空背景被設定在《復仇者聯盟》後的時間點,感覺連劇本台詞風格都變得一致,利用反差感的笑點變多了,洛基也變可愛了。

這傢伙~明明在《雷神索爾》只不過是個中二病絕症患者外加笨蛋小屁孩(誤),怎麼到了《復仇者聯盟》耍完任性,到處惡搞後,《雷神索爾 2》裡面,變成有血有肉的傢伙,這......

這實在是太....太太太太太太棒了!
拍攝團隊完全有順應全球粉絲的心情阿阿阿阿阿阿阿!
Kneeeeeeeeeeeeeeeeel!!!!!


咳,好。
重點來了~裡面的地鐵梗。
(就不說是在哪出現了,怕踩雷,反正有個地鐵梗)
讓我們來認真地重視這件事情。

「Charing Cross 竟然坐 3 站地鐵就可以到 Greenwich?」

首先~攤開地圖粗略定位,Charing Cross(查令十字車站)跟 Greenwich(格林威治)其實有一段距離。


再攤開地鐵地圖,清楚看見 Charing Cross 跟 Greenwich 不僅沒有直達車,隔了很多站跟一條泰晤士河,還從 1 區跨到 2 區邊緣。

2013年10月18日 星期五

【英國。旅遊】全世界第一條地鐵在英國倫敦「大都會線」

全世界第一條地鐵是英國倫敦的「大都會線」(Metropolitan Line),自 1863 年開設以來至今仍續營運。



跟福爾摩斯息息相關的「貝克街站」(Baker Street)是當年隨著線路開通的第一批站點;因為至今仍在營運,所以這邊摸到的牆壁、椅子,樑柱每一個都是古蹟。

裡面最讓人著迷的是月台結構設計。在這個深不見光影的地下鐵路裡,百年前的設計師就想到利用簡單的結構設計與投射照明,活用屋頂空間,減緩地層裡的壓迫感。就像照片裡面出現的,雖然這邊是地下很多層,但屋頂的投射卻增加了空間感。

然而長年在層層疊疊的擴建後,貝克街總計 5 條路線的月台變得更加複雜,多如牛毛的樓梯階層很常讓人走到暈頭,光看地鐵圖就知道這邊交錯的路線數量非同小可。照片裡面的月台也已經從原本一條線路變成 Hammersmith & City 、Circle、Metropolitan 三線合一的月台。

簡單來說就是迷路指數加十倍。

像是下圖這種入口,明明只有 Hammersmith & City 、Circle、Metropolitan 三線合一的月台,但每次經過都會鬼打牆以為所有月台都在這裡,並沒有!!!

2013年10月15日 星期二

【散漫旅遊】不知道該去哪,就去超市+車站吧~


跟其他那種非得要在一天內跑遍所有景點的旅遊方式不同。
我熱愛的旅遊方式,比較像融入在一個城市裡面,讓自己短暫地成為當地住民,跟著大家過個相同生活。甚至一天最多排一個主要景點,空出來的時間情願給自己一點空檔,隨便找個地方散散步,或是窩在某個廣場、路邊、咖啡廳椅子上用眼睛記錄城市。

於是,要最快理解一個城市的生活風格的方式,我能想的到的就是【超市】和【車站】。

沒有非得要【超市】才行,無論是傳統市場、生鮮超市還是傳統商店,只要是個有賣生鮮蔬果、泡麵餅乾、日用雜貨、調味料理的地方,總是能讓我窩在裡面半個小時以上。細細地去了解當地居民的嗜好,觀察他們買啥,看著他們吃啥,到底啥才能引起他們興趣。

當然,最重要的是超市總是能有亮眼價格,這對要在那邊生活少則數日的我而言,相當實用。無論是便宜的果汁、牛奶還是可以果腹的熟食料理,香甜的水果。如果剛好能碰上傳說中的折價時刻,鐵定又要在超市裡面多待幾回合。

以日本而言,只要能用最優惠的價格打包滿滿一袋食物當宵夜,折扣價格甚至有機會低於台灣的魅力,那可是比吃上任何一個好吃壽司還要幸福的事情阿~就算是粗飽,也是心滿意足的粗飽。

【有結局雷】《Beyond:兩個靈魂》全破碎碎念,有點遺憾又有點感動的佳作

花了一天不到,將近 10 小時左右,一口氣全破到底。
除了在地下室一度找不到滅火器,拖了快半小時之外,其餘進行順暢,操作難易度正常。



基於對《暴雨殺機》的熱愛,聽到 Quantic Dream 要推新作的時候陷入瘋狂狀態,尤其是 E3 第一次發表時的詭譎氣氛,就算新作內容情報稀少,仍然在第一時間打定主意絕對支持。今年 E3 聽到 Quantic Dream 老大對該作的熱血發言後,一直想說,沒問題了!這鐵定是一款「完整兼具遊戲性與劇情性的作品」


等到後來 9 月底還是啥的一場台灣搶先體驗會上,實際玩到的感覺....

嗯~大致上就跟 IGN 評語那句話的想法差不多「很有野心的一款遊戲.....」,從操作面而言,很多地方可以看出 Quantic Dream 繼《暴雨殺機》後的成長「想要營造更順暢的新型 QTE 操作概念」,於是乎....以往像是反應遊戲般的 QTE 系統,被濃縮成一堆「白點」,單靠右類比搖桿順著動作方向推動就能操作。

「這樣設計真的算好嗎?」
這是遊玩本作時一直飄在腦海裡的疑問。

2013年10月1日 星期二

【PC】Blizzard 自己做的卡牌遊戲,《爐石戰記》其實還挺好玩的


如果說《爐石戰記》(HearthStone)給我印象最深刻的事情。
應該是在發表之後一年內就迅速推出這件事情吧~
先不論到底這款遊戲需要多久時間開發,對於 Blizzard 這種記錄很多的廠商來講,能夠這麼快手快腳已經夠讓人感動的了(喂

卡牌遊戲的玩法其實也就那樣,不管多新多炫,最基本的玩法架構跟規則沒寫好,再怎樣吸引人的主題,照樣乏人問津。大概摸了兩天來看《爐石戰記》還算挺照顧新手的,初始套牌就算沒啥花錢也能湊出一組還算能看陣容;打玩家需要技術搭配這點不敢說,但是打電腦可說是綽綽有餘。


因為是《爐石戰記》開放的前兩天就進去玩了,後來是否有再進行系統更動不太清楚。只不過當初一直覺得社群系統似乎有點陽春,大概是感覺可以再活潑一點,再內容多一點,現在看起來似乎就只有單純的好友+對戰+對話,如此而已~(忘記有沒交換牌卡了)

還算挺趣味的點在於戰鬥場上的四個角落,都有搭配滑鼠動作展示的趣味要素,像是點風箏會飄,點鑼鼓會響這種互動內容。可惜電腦不爭氣昏倒了,最後只能拿 Macbook Air 硬著頭皮開打,除了一點點的微妙 Lag,運作算挺祥和的,期待之後推出的效應啦~